來源:中國軍網(wǎng)-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烏銘琪 發(fā)布:2025-07-07 07:08:51
與十層大山的約定
■曹繼可 梁通 解放軍報記者 李由之
月光如洗,滇南邊陲的山脊,在夜色中若隱若現(xiàn)。銀河和皓月,在漆黑天幕中交相輝映,為山河大地灑下銀輝。
夜空中,相伴的星和月,仿佛有著彼此的約定。對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邊防連官兵來說,他們的心里,也珍藏著各自的約定。
邊防軍人有很多種身份。他們是兒子,是丈夫,是很多中小學(xué)生心中的“星”。他們心里的一個個約定,是承諾,是目標,也是信念。
守護十層大山,一代代官兵把青春熔鑄在神圣的界碑。
他們的這些約定,為他們帶來特殊的溫暖,化作他們堅守的動力,也成為與十層大山、與祖國邊關(guān)的另一種“約定”。
正如歌詞中唱的那般,每一寸國土用生命捍衛(wèi),每一次巡邏用忠誠描繪,他們就是祖國的界碑。
天亮了。新的曙光照耀十層大山,官兵們又一次踏上了巡邏路。
時光流轉(zhuǎn),營盤里的面孔不斷更新,戍邊的使命在一代代“流水的兵”身上傳承賡續(xù),邊防軍人與祖國邊關(guān)的“約定”,將一直傳遞下去。
——編 者
在查果拉主峰升起國旗。
在大山之巔眺望繁華。
父子之約——
“成長路上每個人都會遭遇挑戰(zhàn),最重要的是不能輕言放棄”
溫潤的風(fēng)拂過臉龐,上等兵王睿意識到,他入伍已經(jīng)一年半了,距離父親與他約定那天也過去了一年半。
小時候,每次提到父親,王??偸菨M臉驕傲。王睿的父親是一位老兵,曾因執(zhí)行救火任務(wù)榮立三等功。雖然一家人聚少離多,但在王睿心中,父親是名副其實的英雄。
“長大了我也要去部隊歷練!”這個念頭,很早便在王睿心里扎下了根。
那年夏天,當王睿把參軍入伍的想法和父親交流時,父親拍了拍他的肩膀,既有欣慰,也有擔心:“參軍入伍,你準備好了嗎?”
入伍那天,陽光燦爛,王睿穿著一身嶄新的軍裝,胸戴大紅花,與父母告別。
“帽檐與眉同高,扣子系好,眼睛有神一點兒……”列車旁,父親站在王睿面前,為他整理著裝。
這一刻,老兵好似要把多年的軍旅心得一股腦傳給兒子。“到了部隊好好干,成長路上每個人都會遭遇挑戰(zhàn),最重要的是不要輕言放棄。”在離別的站臺,父子二人許下一個簡單的約定。
上高鐵、換汽車,上高速、下省道,從新訓(xùn)基地到連隊走了一天一夜。眼前的十層大山,山路十八彎。
王睿沒有想到,他會在部隊重新認識父親。在400米障礙訓(xùn)練場揮汗如雨時,王睿明白了父親手上的老繭是怎么磨出來的、膝蓋上的傷疤是怎么磕出來的。那段時間,王睿時不時想起臨行那天與父親的約定:不要輕言放棄!
下連后,王睿也曾質(zhì)疑過自己的選擇,但很快,這種質(zhì)疑就被一種強烈的情感打消。
大山深處,濃霧彌漫,將四周的原始密林籠罩。一次巡邏時,能見度不足10米,官兵們在剛剛下過大雨的泥濘山路上小心穿行。
上山的路上,王睿緊跟在隊伍后面,為躲避樹枝,他一腳踩到被樹葉蓋住的石塊上,頓時,腳踝強烈的灼痛感讓他連吸幾口涼氣。
眼看就要到山頂,王睿沒有猶豫,在戰(zhàn)友的攙扶下繼續(xù)前進。臨近登頂還有100米,每一步,王睿都走得非常艱難。
王睿想象著父親當年沖入火場時,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氣概,眼前自己的每一步前進,都有父親戰(zhàn)斗的身影,他突然明白了這身軍裝的分量。到苦地方、遠地方建功立業(yè),絕非一個掛在嘴上的口號。
那天回去以后,王睿撥通父親的電話,匯報自己的成長與進步,向他訴說站在山巔與界碑“同框”時的欣喜。
“孩子長大了!”感受著兒子的變化,父親為他驕傲。在父親看來,經(jīng)歷過邊防的洗禮,兒子今后的軍旅之路會走得更加堅實。
有一種堅守就在眼前,有一種成長就在邊關(guān)。一年半的時間,短暫而漫長,十層大山?jīng)]有讓王睿退縮,反而使他變得更加堅強勇敢。
跋山涉水中,王睿的腳磨出了一個個血泡;夜宿密林時,他感受過從未有過的孤獨……在一次次征服高山后,王睿意識到,戰(zhàn)勝自己,是完成與父親的約定;堅持到底,是踐行軍人與祖國的約定。
如今,走在巡邏線上,王睿已經(jīng) 能夠像老兵一樣應(yīng)對復(fù)雜路況,每一步都走得更加穩(wěn)當。他心中有了獲得感:感受到了父親的驕傲,也感覺到了被祖國需要的榮耀。
戰(zhàn)士巡邏歸營途中。趙建鋒攝
“每次扛著國旗,登上山巔,都有一種歷盡千帆的感覺?!蓖躅=?jīng)常會想,自己選擇了和父親一樣的路,在這條路上雖有艱辛,但為祖國守防的幸福與榮光,足以抵御壁立千仞的艱險。
執(zhí)手之約——
“你我各自守好腳下的山,共同守好我們的家園”
夜幕降臨,四下皆靜,群山中的哨位上,中士田正敏站得筆挺。
山腳下的村莊,此刻一片燈火輝煌。望著眼前的萬家燈火,一種思念之情涌上心頭。
今年春天,田正敏和妻子何麗華攜手走進婚姻殿堂。夫妻倆做了一個決定,登上十層大山山頂,在界碑旁舉行一場簡樸的婚禮。
“群山見證我們的愛情,也見證我們的堅守。”那天山頂?shù)娘L(fēng)很大,夫妻二人攜手站立,田正敏身著軍裝,何麗華身穿潔白的婚紗,“彼此守護,相伴此生”的誓言,在群山間環(huán)繞。
田正敏和何麗華是青梅竹馬的同鄉(xiāng)。高中畢業(yè),他們各自選擇了心儀的大學(xué)讀書,來到不同的城市。雖然互有好感,二人卻沒有彼此挑明心意。
那年暑假,田正敏參軍入伍。何麗華發(fā)現(xiàn),田正敏的微信朋友圈已經(jīng)很長時間沒有更新。后來她才得知,田正敏入伍到邊防服役。得知他主動申請到邊防,她的內(nèi)心對老同學(xué)更多了一分敬佩之情。
半年后,田正敏突發(fā)急癥,被部隊緊急送往體系醫(yī)院接受手術(shù)。
也許是巧合,又或是注定,何麗華在他手術(shù)當天發(fā)來問候信息。躺在病床上的田正敏,感受到來自遠方的暖意。盡管如此,要強的他還是沒有告訴何麗華自己生病的消息。
何麗華發(fā)去信息,田正敏都沒有正面回復(fù),她更加擔心了。
最終在何麗華追問下,田正敏才支支吾吾地說,自己正在醫(yī)院休養(yǎng)……沒承想,翌日一早,何麗華就踏上了探望的旅途。
何麗華先乘高鐵,又倒汽車,再換出租車,抵達醫(yī)院時已是晚飯時分。她買了水果和鮮花,風(fēng)塵仆仆走進病房。
兩只手拎著大包小包,臉上掛著疲憊的笑容……何麗華走進病房的那一刻,田正敏突然感到鼻子酸酸的。一種別樣的溫馨,籠罩著整間病房。
這次相見之后,兩人的感情漸漸升溫。一份踏實的感情,也給了田正敏堅守下去的動力。
那次,何麗華問田正敏:“為何選擇到邊防當兵?”
“我喜歡凝望界碑的神圣感,更享受守護祖國大好河山的自豪感!”聽著電話那頭田正敏深情的回答,何麗華感動之余,更加慶幸自己沒有看錯人。
康復(fù)回營后,田正敏再次帶隊上山巡邏。站在山頂,眺望遠方的邊防線,他的內(nèi)心更多了擔當?shù)挠職?。后來,他當上“尖刀班”班長,第一時間得知消息的何麗華,在電話中開心地笑起來。
大學(xué)畢業(yè)后,何麗華回到家鄉(xiāng),成為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工作人員。
接下來的日子,他們彼此守望,攜手前行。田正敏常年在外,何麗華主動到他家里陪伴父母,為他解除后顧之憂。何麗華剛剛參加工作,每次跟隨巡護員進山,田正敏都會發(fā)來鼓勵短信,提醒她注意安全。
一次,田正敏再次發(fā)來短信,何麗華回復(fù)了這樣一句話:“你我各自守好腳下的山,共同守好我們的家園。”
數(shù)千公里外的南陲營區(qū),巡邏歸來的田正敏拿到手機,看到這段留言,笑著讓“愛心”的表情把對話框填滿。這對分隔異地的愛人,用他們特殊的方式,做出一份“愛的約定”。
“守邊防就是守家園。每當想念對方時,我們都會不自覺地抬頭看看遠方的大山,這是屬于我們獨有的浪漫。”田正敏說。
侯燦(右)與戰(zhàn)友在山巔眺望遠方。趙建鋒攝
成長之約——
“你負責守護我們,我負責好好學(xué)習(xí),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窗外星光點點,二級上士侯燦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索性披衣走到窗前,望著營區(qū)幾棵木槿花樹,思緒不由得飛回多年前。
那年“八一”,還是新兵的侯燦在營門前站哨。
晌午時分,遠處跑來幾個“紅領(lǐng)巾”。哨亭前,扎著馬尾辮的小姑娘,笑著走上前,敬了一個少先隊禮。
還沒等侯燦開口問話,她便從口袋中掏出幾個信封,塞到侯燦手中……
侯燦低頭,望著手中的信封:每個信封上都有手繪的圖案,還有一行小字:“給解放軍叔叔的信?!?/p>
侯燦眼前一亮,瞬間覺得心頭涌上溫暖。那天下哨后,他徑直向隊部走去。
“正因為有一群可愛可敬的軍人,才有我們幸福美好的生活”“你守護祖國、也守護我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xué)習(xí),將來也要穿上軍裝為祖國站崗”……在連長和指導(dǎo)員帶領(lǐng)下,全連戰(zhàn)友一起拆信,閱讀著信箋上稚嫩又真摯的文字,官兵們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看完信后,連隊聯(lián)系上駐地小學(xué)的校長。
校長和指導(dǎo)員商量,帶學(xué)校的孩子們到軍營參觀。就這樣,一場別開生面的“軍營開放日”活動在營區(qū)的木槿花樹下舉行。
這一次,學(xué)校帶來更多孩子們“給解放軍叔叔的信”。官兵坐在樹下,與孩子們一起拆信讀信,一起聊天交流。當侯燦讀到一句“你負責守護我們,我負責好好學(xué)習(xí),長大后我就成了你”,他禁不住淚濕眼眶……
后來,這些信被珍藏在連隊榮譽室。每年新兵下連,大家都會到榮譽室參觀,重讀孩子們的信,也在感動中汲取力量。
那幾棵木槿花樹,也因這次“軍營開放日”更具象征意義,成了營區(qū)中一道風(fēng)景線。每年木槿花樹都會開出一樹樹紅花,在官兵們心中,這幾棵“花樹”就像戰(zhàn)友一般親切。
侯燦還記得,他被批準參加“0號界碑”巡邏任務(wù)的那一天。作為首批參加該點位巡邏的新兵,他興奮地來到“花樹”前,摘下一朵紅花,夾在筆記本中。
十層大山主峰上,戰(zhàn)士在“0號界碑”旁。趙建鋒攝
“0號界碑”矗立在十層大山之巔,是老兵競相巡守的點位。
那天路上,侯燦跟隨戰(zhàn)友奮力攀登,登頂后,他將那枚夾在筆記本中的“紅花”,擺放在界碑前。那一刻,夢想之花也在他的心中盛開。
巡邏官兵在密林中跋涉。趙建鋒攝
樹和人一同成長,人與樹一起扎根。侯燦就像這棵“花樹”一樣,歷經(jīng)風(fēng)吹雨打和摔打磨礪,成為一名“老邊防”。
去年“八一”,駐地小學(xué)再次組織學(xué)生給連隊官兵寫信。這次,侯燦作為官兵代表,為孩子上一堂國防教育課。
在連隊榮譽室,看著孩子們清澈的眼神,他仿佛回到第一次收到孩子們來信的那一天。他動情地對大家說:“無論前面的路有多難,我都告訴自己要堅持走下去,只為你們寫來的那一封封信,只為當年與你們的約定?!?/p>
陽光灑在窗戶上,紅領(lǐng)巾與迷彩綠交相輝映,官兵的心與少年的心緊緊連在一起。
走出連隊榮譽室,連綿的十層大山,無聲訴說著一個個約定。
誓言如山,就像連長說的那樣:“十層大山是片神奇的土地,在一茬茬邊防官兵心里,這里是大家離不開、離開了也放不下的地方?!?/p>
堅守,為了心中的約定;堅守,為了無聲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