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就是我的家”
■劉 嫻
周宇(前排左二)與戰(zhàn)友分享學生來信。候森琳攝
學生寄給新兵連的部分信件。候森琳攝
6月的北疆,烈日炙烤著大地。
結束一天的訓練,新疆塔城軍分區(qū)某邊防團新兵連官兵回到宿舍,指導員張建秀給大家展示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湖南省衡南縣岐山鎮(zhèn)聯(lián)合中心小學學生寄來的56封慰問信。這群剛剛授銜的新兵,第一次在字里行間感受到跨越山海的問候與牽掛,格外地興奮。張建秀隨即組織了一場讀信回信活動,戰(zhàn)士們互讀信件后,在紙上深情寫下——
“雖然我們從未謀面,但你在信中對邊防軍人的牽掛,讓我更堅定了為祖國戍邊守防的決心!”
“祖國的邊疆不只有風沙和荒漠,還有美麗的草原和雪山。好好學習,我在邊疆等你!”
……
大家將回信一一疊好、裝進信封,唯獨戰(zhàn)士周宇紅著眼眶,遲遲無法落筆。原來,他曾在這個學校讀書,這些信正是出自他的學弟學妹之手。
周宇幼年喪母,今年2月,臨近入伍前,他的父親也因病離世。命運在周宇身上疊加的苦難,讓他一度陷入孤獨與迷茫,而自小渴望參軍報國的夢想成了支撐他前行的精神力量。
由于特殊的身世和堅定的入伍動機,衡南縣人武部的工作人員自然對周宇多了一分關懷。入伍當天,他們像送自家孩子遠行一般為他整理行囊、送上祝福。
前不久,衡南縣岐山鎮(zhèn)聯(lián)合中心小學邀請衡南縣人武部的同志來校開展國防教育活動。在五年級一班的課堂上,聽到衛(wèi)國戍邊英雄群體的事跡時,同學們熱淚盈眶。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參軍入伍的周宇與自己是校友,大家紛紛提出,想給周宇和他的戰(zhàn)友們寫封信。
在衡南縣人武部的精心組織下,同學們將對邊防戰(zhàn)士的敬意、對軍營的向往寫進信里,并附上圖畫等手工作品,打包成一份滿載溫情的禮物。
從湖南之南的衡陽,到北疆之北的塔城,這份禮物輾轉4000多公里,抵達了周宇所在單位。
再次見到周宇,他已經(jīng)不復入伍前的內向與沉默。此時的他,笑容燦爛、皮膚黝黑、肌肉健碩,舉手投足間透著一名軍人應有的干練。
據(jù)張建秀介紹,周宇剛到新兵連時,不太合群:訓練時埋頭跟練,休息時獨坐角落,臉上很少有笑容。打開檔案,了解周宇的成長經(jīng)歷后,張建秀悄悄安排班長林紅、副班長余強關注他的日常表現(xiàn),幫他盡快融入部隊大家庭。
第一次3000米跑摸底測試,周宇跑得上氣不接下氣,遠遠落在隊伍后面。就在他放慢腳步想要放棄時,林紅默默跑到他身邊,說道:“跟著我的節(jié)奏,調整呼吸,繼續(xù)堅持!”其他戰(zhàn)友見狀,也紛紛為他打氣。此起彼伏的加油聲,像一股暖流浸潤周宇的心房。
盡管成績未及格,但這次經(jīng)歷卻成了周宇蛻變的起點。在戰(zhàn)友們的鼓勵下,周宇依照林紅為他制訂的“特訓計劃”,每天堅持加練。林紅一有空就陪在他身邊,隨時提供指導和幫助。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月后,周宇的3000米跑成績從“不合格”躍升至全連中游水平。
關心周宇的何止林紅一人。軍事理論課上,周宇理解稍慢,余強用筷子在地上畫示意圖,一遍遍地為他演示講解;周宇生病時,同班戰(zhàn)友主動提出輪流為他打熱水、送病號飯……
讀信現(xiàn)場,周宇拆開來自家鄉(xiāng)的信,只見學弟學妹們用稚嫩的筆跡寫著:“周宇哥哥,邊疆苦不苦”“我長大了也要像你一樣勇敢”……其中一封畫著五星紅旗的信里,還夾著一張小紙條:“這是我們全班同學簽名的紅旗,送給你當禮物?!?/p>
“看到這些信,我覺得自己的堅持又多了一層意義?!敝苡罡嬖V戰(zhàn)友,那年他在電視上觀看國慶閱兵,被受閱方隊排山倒海的氣勢所震撼,從此便有了穿軍裝、守國防的夢想。
他的分享,引起戰(zhàn)友的強烈共鳴,這群為逐夢軍旅而相聚在一起的年輕人,立刻打開了“話匣子”。
“剛進新兵連時,我體重有80公斤,3000米跑總是掉隊。在班長的幫助下,現(xiàn)在的我,3000米跑成績達到優(yōu)秀標準,體重也減了15公斤……”戰(zhàn)士李志軍說起自己入伍后的變化。
“剛步入軍營,就被學生們牽掛,我真正感受到作為軍人的無上榮光。我今后要刻苦訓練,履行好一名邊防戰(zhàn)士的職責!”戰(zhàn)士夏智超激動地道出內心感受。
因為來信,新兵們有了更多共同話題;因為周宇,他們感受到不一樣的關愛。
關山飛渡,紙短情長。說著說著,大家的目光重新聚焦到周宇身上——
“以后你就把軍營當成自己的家,把我們當親人,有什么需求盡管提”“是啊,有我們呢,你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你的家鄉(xiāng)還有那么多關心你的人,在期待見證你的成長”……戰(zhàn)友們你一言我一語,感動得周宇眼含熱淚。
其實,入伍以來,周宇一直被幸福包裹著。剛開始時,只有幾個干部骨干知道他的情況,但大家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當著他的面,都在有意回避關于家庭和父母的字眼。即便后來知道的人漸漸多了起來,大家非但沒有“另眼相待”,反而經(jīng)常用他不易覺察的方式默默送上關心和幫助。這些點點滴滴,讓周宇刻骨銘心。
鋪開信紙、拿起筆,周宇知道自己要寫什么了。那一刻,他想起父親生前“好好報國”的叮囑,想起家鄉(xiāng)人武部干部的期盼,想起戰(zhàn)友們的幫助,想起學弟學妹們的惦記——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軍營就是我的家。”
看得出來,步入軍營剛幾個月的周宇,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