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氣齊昂揚
——記武警廣東總隊珠海支隊執(zhí)勤一中隊(下)
■解放軍報記者 魏 兵 侯 磊 安普忠 特約記者 廖彬華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武警廣東總隊珠海支隊執(zhí)勤一中隊營院內(nèi),一塊石頭上刻著的“紅色前哨連”幾個大字,在燈光照射下格外耀眼。
結(jié)束了一天的訓練與勤務,該中隊副中隊長唐祎墨與戰(zhàn)友相約來到放映室,為“紅連歌會”進行彩排。
“‘紅’因血脈而‘紅’,英雄層出不窮;揮手告別親朋,強軍路上你我不約而同……”動感的節(jié)奏、青春的韻律,由步槍手、司號員、炊事員等組成的“紅連樂隊”,深情演繹一首說唱風格的歌曲。
歌以詠志。連日的采訪中,記者真切地感受到這群年輕官兵身上迸發(fā)的青春朝氣、昂揚正氣。
“當兵越久,對這里是一片精神磁場的認識和感受越深”
清晨,帶班上哨的中士廖星煒,經(jīng)過那塊刻著“紅色前哨連”幾個字的石頭。
“當兵越久,對這里是一片精神磁場的認識和感受越深?!绷涡菬樃嬖V記者,每逢新干部到任、新兵下隊,中隊都會在這里舉行入隊儀式——學隊史、唱隊歌、為石頭上“紅色前哨連”幾個大字描紅……
廖星煒清晰記得,那天,自己和同批新兵參加入隊儀式。他拿起毛筆,蘸滿紅漆描了下去。但僅僅描過這些字,并不意味著懂得其中的深刻內(nèi)涵。
第一次執(zhí)勤的感受,廖星煒至今難忘。當時,港珠澳大橋開工建設,工地上熱火朝天,中隊官兵進駐工地一線執(zhí)勤?!斑\料車一過就漫天揚塵,我們在哨位上滿身灰土。與執(zhí)勤環(huán)境相比,更難熬的是心里的失落。”廖星煒說,入伍前他十分向往很多電視劇中的火熱軍營生活,但來到部隊后,發(fā)現(xiàn)實際情況和心中的想象有不小差距。
老班長開導他:“每天執(zhí)勤看似單調(diào)枯燥,但無比光榮。守護著萬家燈火,守護著改革開放前沿,我們都是見證歷史的人?!?/p>
起初,他對老班長的話不以為然。漸漸地,他在執(zhí)勤中感受到了大橋建設的變化——一抔水泥一抔沙,人工島在海面崛起;一個橋墩一段路,跨海延伸……
目睹橋體完全合龍的瞬間,面向海邊筆直站立的廖星煒,耳邊聽到的不只是濤聲,還有胸腔里怦怦的心跳聲。
見證著城市的發(fā)展,感悟著“紅色前哨”的意義,廖星煒對自己的戰(zhàn)位有了越來越深刻的認識,逐漸成長為一名班長。
今年初,廖星煒所帶班被上級抽中參加班組比武。夜晚,走在營區(qū)的小道上,廖星煒心情既激動又忐忑。激動,是因為任務落到了班里,他們有機會為中隊爭榮譽。忐忑,是因為心里沒底,“和高手同臺競技,能突出重圍嗎”?
不知不覺,他又走到了那塊石頭前,縱向鐫刻的5個紅色大字,像一個巨大的感嘆號立在那里,讓他找回了信心和勇氣。
那次比武,要負重20公斤連貫進行10個課目,有的課目此前從未接觸過。面對考驗和挑戰(zhàn),廖星煒帶領(lǐng)全班戰(zhàn)士發(fā)起沖鋒。技能有短板,他們就請教練員“開小灶”,每晚加練;體能有差距,他們就在操場反復“沖圈”……
比武當天,上等兵周致成下坡時沖得太快,腳趾受傷仍咬牙堅持不掉隊;下士孫貴浩構(gòu)筑掩體時手肘多處擦傷,揮鎬的速度卻沒有減慢;中士曹智罡、下士王警名體能消耗過大,仍相互鼓勁前行……成績揭曉時,他們獲得總評第一名!
中隊有個傳統(tǒng):每一名載譽而歸的官兵,都可以到那塊刻著“紅色前哨連”幾個字的石頭前再次描紅,寓意“為中隊增光添彩”。
那天,再次站在這塊石頭前,拿起描紅的毛筆,年輕的戰(zhàn)士們無比激動。
“用行動擦亮戰(zhàn)斗編號,是中隊每一名官兵的追求”
走進八班宿舍,記者看到,每名戰(zhàn)士的床頭都標注著一個數(shù)字。班長張芳燦的編號是“1324”。
“授予戰(zhàn)斗編號是‘紅色前哨連’的傳統(tǒng)?!睆埛紶N介紹,每逢有新的人員補入,都會被授予一個戰(zhàn)斗編號。這個編號,不僅會印在個人床頭、內(nèi)務柜上,也會印在中隊史冊上。
張芳燦清晰記得他被授予戰(zhàn)斗編號那一天的情景——
“張芳燦!”
“到!”
“現(xiàn)授予你‘紅色前哨連’第1324號戰(zhàn)斗編號,歡迎入列!”
2022年3月,服役6年的張芳燦服從組織安排從原單位調(diào)到“紅色前哨連”。被授予戰(zhàn)斗編號的那一刻,張芳燦的心中泛起波瀾……
加入“紅色前哨連”前,張芳燦因表現(xiàn)突出被原單位推薦參加總隊“武教頭”比武。他全力以赴卻在比武中失手。這次打擊讓他陷入失落迷茫,也慢慢缺少了奮斗激情。
就在張芳燦調(diào)入中隊后不久,中隊新一期“紅連講堂”開講。當天,聯(lián)合國“和平榮譽勛章”獲得者、老中隊長莊超回到中隊,與官兵聊起了他獲得榮譽背后的故事。
那一年,聽聞部隊將選拔人員參加海外維和任務,莊超第一時間遞交申請書,并通過嚴格選拔出征海外。“作為‘紅色前哨連’的兵,我們要主動接受考驗!”8個月的維和任務期間,莊超和戰(zhàn)友克服重重困難,創(chuàng)造多項紀錄。
“我的戰(zhàn)斗編號是第881號,只有為‘紅色前哨連’增光添彩的義務,絕不能給‘紅色前哨連’丟臉抹黑。”老中隊長的這句話,讓張芳燦深受觸動。
不久后,總隊組織新一輪“武教頭”比武,得知張芳燦軍事素質(zhì)不錯,中隊決定派他參加。
這天,指導員陳振煒專門帶著張芳燦來到榮譽室,和他一起重溫中隊前身連隊1964年被授予“紅色前哨連”榮譽稱號時,一名新戰(zhàn)士寫下的一句話:“過去,前輩們用鮮血寫下光輝連史,今天,我們一定要把連史寫得更紅!”
那一刻,張芳燦重燃對榮譽的渴望。但他深知,每項榮譽的背后,都飽含艱辛與奮斗。隨后,他找來教材,一項項內(nèi)容去研究,一條條線路去摸索……再一次踏上總隊“武教頭”比武場,經(jīng)過激烈比拼,他斬獲總隊第一名的佳績。
如今,張芳燦也會為年輕戰(zhàn)友講述中隊的光榮歷史、講解戰(zhàn)斗編號的意義,激勵大家崇尚榮譽、爭創(chuàng)榮譽:“用行動擦亮戰(zhàn)斗編號,是中隊每一名官兵的追求?!?/p>
編號在延續(xù),新的連史在不斷書寫。那天,營房前的電子顯示屏上,幾條新的信息滾動播放:“1284號”陳振煒獲評總隊先進黨支部書記、“1302號”張?zhí)烊鹪诖箨犎罕娦跃毐任渲袏Z得單項課目第一、“1432號”陳嘉鵬在預提指揮警士集訓中獲評“優(yōu)秀學員”……
“既要站好腳下的哨,更要站好心中的哨”
雨,越下越大,一陣陣涼意襲來……
臨時勤務哨位上,列兵梁忠弟說了句:“要不咱們到巡邏車里避避雨吧?”
“不行!在車里,我們視野受限,沒法及時處置突發(fā)情況。你到我那個位置去,我站你這里?!鄙系缺_森的語氣不容置疑。
換位之后,梁忠弟發(fā)現(xiàn)雨小了——原來自己現(xiàn)在這個位置,被一截棚布遮住。
梁忠弟想說聲“謝謝”,卻發(fā)現(xiàn)姚達森正警惕地觀察著四周。雨水,順著頭盔流到姚達森的肩膀上……
這個“雨夜站哨”的故事,被梁忠弟帶到了中隊分享會上:“姚達森的一言一行,讓我懂得,我們既要站好腳下的哨,更要站好心中的哨?!?/p>
“站哨執(zhí)勤,很難有轟轟烈烈的故事。但是要確保萬無一失,就要做好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陳振煒說。
在這個中隊,“小事”學問多。他們把勤務規(guī)范、日常管理細化為7大類60余個小項,不僅對站哨執(zhí)勤有細致要求,還對物品擺放位置等作了具體規(guī)定。
上等兵車偉來自云南紅河。他曾和同學一起踏訪“排雷英雄戰(zhàn)士”杜富國英勇負傷的雷場,被杜富國的精神深深感染。畢業(yè)后,他懷揣報國從軍的信念,投筆從戎。來到部隊后,他卻發(fā)現(xiàn),挺身而出的豪邁時刻似乎離自己很遠,日復一日處理瑣碎小事離自己卻很近。
看他一度有些泄氣,班長李淵找他談心,跟他講起自己的“偶像”“八一勛章”獲得者王忠心的事跡:“扎根深山數(shù)十年,他沒有下錯一個指令、按錯一個按鈕,30多年如一日像一顆螺絲釘牢牢鉚在崗位上……真正的軍人就是一絲不茍做好身邊每一件事,時刻準備挺身而出?!?/p>
如今,站在哨位上,車偉內(nèi)心堅定。在他看來,執(zhí)勤雖然很枯燥,但也磨煉著一個人的心性和意志?!叭嗡藖碥囃易詭h然不動。”他說。
光榮在于平淡,艱巨在于漫長。用這句話形容哨兵的堅守,恰如其分。
排長張?zhí)烊饎偖厴I(yè)分到中隊,巡邏時因天熱解開一粒衣扣,被同行的戰(zhàn)士當場指出。此后,張?zhí)烊饡r刻提醒自己嚴以律己、注意細節(jié)。
巡邏在繁華口岸,總會有熱心游客為巡邏官兵遞上一瓶水。即便再渴再累,中隊官兵也會婉言謝絕。
“這不是小題大做?!标愓駸樈忉尩?,“今天一瓶水,明天就可能是一包煙。拒腐蝕、永不沾的作風要從一點一滴養(yǎng)成?!?/p>
一絲不茍、一塵不染,永葆本色的前哨衛(wèi)士,始終初心如磐,奮楫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