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无码a,一级毛片直接进入,五月丁香激情综合网,国产网站黄,五月天丁香六月欧美综合,亚洲欧美校园春色,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泽

搜索 解放軍報

張甲洲:從清北學子到抗聯(lián)英烈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李思 樊未晨 責任編輯:趙鐳餉
2025-07-20 10:47:48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棄理從文 投筆從戎

張甲洲:從清北學子到抗聯(lián)英烈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見習記者 李思 記者 樊未晨

“九一八事變之后,清華師生積極行動起來,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其中,有一位英烈,他的名字同時被鐫刻在北京大學的‘北京大學革命烈士紀念碑’和清華大學的‘清華英烈碑’上,他先考上了北大物理學系,后又考入清華大學政治學系,簡直是‘學霸’,他就是張甲洲?!保吩拢保啡障挛纾迦A大學校史館內(nèi),該校研究生校史講解隊講解員、教育學院博士生曹若琪,正在為參觀的學生們講述張甲洲短暫卻不凡的一生。

張甲洲,字震亞,號平洋,化名張進思,黑龍江省巴彥縣人。1907年5月,張甲洲出生于一個地主家庭,由于天資聰穎,父母對他寄予厚望,起名“甲洲”,意為“甲冠五洲、出類拔萃”。

在龍泉鎮(zhèn)初等學堂讀書期間,張甲洲功課門門優(yōu)秀,最感興趣“格致”一科,因為他喜歡琢磨事物的原理,立志長大后當一名科學家。

1923年,他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省立齊齊哈爾第一中學,在該校老師的啟蒙下,他了解了俄國十月革命、列寧、蘇維埃和布爾什維克。次年,因反對軍閥張作霖在學校強行招兵,他被開除學籍。

同年,張甲洲考取了沈陽文華中學,五卅運動風潮波及沈陽后,他率領學生游行示威支援工人罷工,再次被學校開除。1926年,他考入齊齊哈爾甲種工業(yè)學校。很快成為“公認的學生領袖”和黑龍江省學生會主席。但因在歷次學生運動中表現(xiàn)突出,張甲洲被反動當局定為“赤化分子”,被直接取消了公費留日的資格。

1927年,張甲洲和同學于天放等人從齊齊哈爾甲種工業(yè)學校畢業(yè)后,結伴赴北平求學,期望見識更廣闊的天空。一年后,張甲洲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甲部(理科),并于1929年升入北大物理系一年級。在進步同學的引導和革命書刊的影響下,他很快就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0年4月21日晚,張甲洲和同學們在北大二院大講堂開會研究營救北大黨支部書記李光偉時,不幸被捕。在獄中,他結識了中共清華大學黨支部書記馮仲云,共同的革命追求使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30年夏,張甲洲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一名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者。他也決定棄理從文,在同年9月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政治學系,立志要研究政治,改變中國。

在清華大學期間,張甲洲因其出色的才華和正直的品格,被推選為學生會代表和級委會主席,先后任學生會衛(wèi)生科主任、民眾教育科主任及《清華周刊》編輯等職,還開辦了一所民眾夜校。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國民黨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東北淪陷,3000萬同胞慘遭日本侵略者蹂躪。身為從東北黑土地上走出來的熱血男兒,眼見家鄉(xiāng)淪陷,張甲洲感到格外沉重與痛苦。

在參加了清華師生組織的南下請愿團之后,張甲洲積極奔走于北平各高校,動員黑龍江籍的大學生回歸東北,組織武裝抗日。1932年4月末,張甲洲、于天放等東北籍大學生毅然放棄學業(yè),一起回到哈爾濱。

返回家鄉(xiāng)巴彥后,當時“偽滿洲國”處于日本人的嚴密控制下,已經(jīng)結婚生子的張甲洲于同年5月16日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婚禮”,他聯(lián)系了200余名各方愛國人士和武裝力量,并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槍支彈藥和紅旗,就地誓師。巴彥抗日游擊隊正式成立,張甲洲擔任總指揮。

張甲洲將這支隊伍命名為“平洋”,意為平滅東洋鬼子。這一天起,松花江畔誕生了第一支由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隊伍。

此后,巴彥抗日游擊隊在戰(zhàn)斗中成長并日益強大。1932年8月,巴彥游擊隊一舉攻占了巴彥縣城,全殲日軍1個中隊、偽軍1個大隊,擊落1架低空盤旋偵察的日軍飛機。

巴彥大捷震動關內(nèi)外。張甲洲堅決執(zhí)行聯(lián)合抗日的路線,得到各方擁護,部隊很快發(fā)展到1000多人。后來,這支隊伍被改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三十六軍江北獨立師,張甲洲任師長。他們高舉抗日大旗,轉戰(zhàn)呼蘭、綏化、蘭西、安達、明水等地,重創(chuàng)日軍。

1933年1月,張甲洲第二次率部西征,計劃與其他抗日部隊會合,一同攻打哈爾濱和齊齊哈爾。途中,部隊遭到敵人伏擊。部隊解散時,張甲洲非常傷心,他對戰(zhàn)士們說:“咱們還有能干的那天,大家把槍都帶回去,馬也騎回去,等待時機,我們還要重新組織隊伍。”他又說:“今后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寧死也要當精忠報國的岳飛,絕不能當喪權辱國的秦檜!”

1933年7月,在組織安排下,張甲洲只身一人乘船東去,化名張進思,來到下江富錦中學任教,潛伏起來。張甲洲還以充實師資力量為由,調(diào)來游擊隊的7名戰(zhàn)友來校任教,富錦中學也成為地下工作者在敵占區(qū)的活動據(jù)點。

張甲洲和戰(zhàn)友們不僅教授文化課,還十分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在課余時間,他經(jīng)常到學生宿舍,給學生們講解中國歷史上的愛國人物故事,宣傳抗日主張與革命思想。在他的啟發(fā)引導下,先后有3批學生入關求學、參加革命。

與此同時,他利用身份之便,積極結交富錦的日偽官員,逐漸深入敵人內(nèi)部。

張甲洲雖然行動隱蔽,但因“來歷不明,履歷不清”,在富錦又有“蛛絲馬跡”,引起了敵人的警覺。1937年8月,日本特務機關對張甲洲采取進一步的監(jiān)視措施,調(diào)他到佳木斯偽三江省協(xié)和會任職。

張甲洲決意再次投筆從戎、重返疆場,前往東北抗聯(lián)十一軍赴任,與敵人作殊死斗爭。8月28日早晨,張甲洲率于天放等人攜帶400多套衣服、100支槍、3萬發(fā)子彈、1臺收音機、1本地圖離開富錦城,奔赴抗聯(lián)。但就在快要到達營地的時候,他們突遇一股偽軍埋伏,對方胡亂放了幾槍,一顆子彈正好擊中張甲洲小腹,他頓時血流如注。一代東北抗聯(lián)英雄在上任途中壯烈犧牲,年僅30歲。

新中國成立后,東北人民為了紀念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犧牲的烈士,在哈爾濱建立了東北烈士紀念館,張甲洲的遺像位列其中。

1953年,周恩來總理專程到此悼念英烈,站在張甲洲的遺像前,他佇立良久。20多年前,就是這個“年輕人”對他說要回家鄉(xiāng)組織武裝抗日。往事歷歷在目,周總理感慨萬千,潸然淚下。許久后,他緩緩對著遺像鞠了三躬,語帶哽咽地說:“甲洲同志,我代表全國人民感謝你!”

曹若琪在講解時注意到,來參觀的四川省達州市萬源中學的學生中,有一個男生認真地寫下了自己的參觀感受:“張甲洲的一生,是知識分子投筆從戎、以身許國的壯烈史詩。他本可以憑借清華、北大的雙料才子身份,在學術或仕途上平步青云,卻在民族危亡之際,毅然選擇了一條充滿荊棘的抗日道路?!?/p>

尚志大街、一曼街、靖宇街……曹若琪回想起家鄉(xiāng)那些以英烈之名命名的街道。來到清華大學、成為校史館講解員之后,她才識得這位青年英烈?!半m然張甲洲的一生只有短短30年,但他從北大到清華,棄理從文,從清北學子投身東北抗聯(lián),還成為了一名教師,教育培養(yǎng)了一批批新的革命力量,他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知道?!?/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