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1937年7月30日,日軍對天津進行了持續(xù)4個小時的大轟炸,把南開大學變成了一片焦土瓦礫。日本法西斯侵略到哪里,就對哪里的文化教育事業(yè)進行瘋狂摧殘。僅“七七”事變后一年內,中國108所高校就有94所遭日軍轟炸。
在國破家亡的民族生死關頭,為了讓中國教育的文脈得以延續(xù),為了堅持民族教育,并使無??蓺w的師生不致失學受到奴化,國民政府采取果斷措施,將高校遷往內地,以保文化的根脈。這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大規(guī)模的知識分子的遷移運動,學生、老師紛紛帶上他們的書本和教具,踏上了長達千里的內遷之旅。
當時的帶隊老師,著名教授、詩人聞一多先生這樣描述遷徙之旅:“今天,要用我們的腳板,去撫摸祖先經歷的滄?!F在國難當頭,我們這些掉進書堆里的人,應該重新認識中國了?!边@是中國知識分子與日本法西斯在精神文化戰(zhàn)線上的戰(zhàn)爭。它體現了一個民族在國難當頭之際,保衛(wèi)自己的民族精髓血脈、國家棟梁人才的深遠宏大的眼光與胸懷。
事實上,抗戰(zhàn)期間,在中國,還有一條著名的遷徙路線,那就是從四面八方奔向延安的知識青年。僅1938年至1939年一年,從全國各地奔赴延安的學者、藝術家和知識青年就有6萬多人。他們都懷著抗日救國的一腔熱血與理想,奔向延安,經過培訓,然后,東渡黃河,義無反顧地奔赴抗日戰(zhàn)場,成為八路軍、新四軍中第一批從延安來的抗戰(zhàn)知識分子。
四
自抗戰(zhàn)爆發(fā)以來,許多外國人冒著生命危險奔赴東方戰(zhàn)場,用一切可以用來表達的藝術手段,來反映中國抗戰(zhàn)的真實狀況,與日本的欺騙、愚弄、粉飾性宣傳,展開了輿論、文學與藝術的較量。
紀錄電影大師尤里斯·伊文思用8個多月時間拍攝了紀錄片《四萬萬人民》,讓國際社會及時了解了中國人民危險艱難的處境,認識到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洪流的重要力量。
1943年春,電影《龍種》的編劇賽珍珠,為了敦促美國領導人支持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在美國舉行了一場抗日文藝演出。在白宮門前的草坪上,賽珍珠親自擔任報幕員,著名歌唱家、中國共產黨黨員王瑩用英文演唱了抗戰(zhàn)歌曲《盧溝橋》《游擊隊之歌》《到敵人后方去》《義勇軍進行曲》。坐在手搖車上的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和夫人以及美國內閣所有高官及各國駐美使節(jié),都被王瑩飽含深摯情感的演唱感動了。一時間,中國抗日戰(zhàn)爭成為美國高層的主要話題。這是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它的武器,是表演、是歌唱。
卡爾遜、斯諾、史沫特、萊詹姆斯·貝特蘭等一批外國作家與記者先后來到延安實地采訪,向世界發(fā)出了客觀公正的報道,為中國人民的英勇戰(zhàn)斗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同情和支持。
德不孤,必有鄰??梢哉f,在東方主戰(zhàn)場上,中日之間展開的精神信仰的拼搏、思想文化的較量、文學藝術的格斗,是全球性的。世界上許多正直、善良的作家、藝術家們,與中國的作家、藝術家們一起,用一切的藝術手段,捍衛(wèi)了正義,贏得了崇高無比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