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著力強化軍事訓演的“實戰(zhàn)環(huán)境”,提升訓練強度。陸上方面隊在實兵演習和協同轉場演習中針對性增加實戰(zhàn)科目,重點訓練快速反應部隊與兩棲作戰(zhàn)部隊,強化一線部隊野戰(zhàn)能力、機動展開能力,以及海陸空各兵種協同作戰(zhàn)能力。2016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日美兩軍在沖繩、關島、北馬里亞納群島等地舉行兩年一度的“利劍”演習,自衛(wèi)隊出動部隊約2.5萬人、艦艇約20艘,飛機約260架,美軍也出動1.1萬人參演。這既是日美年度最大規(guī)模聯合軍演,也是日美首次舉行反映日本新安保法內容的大型演習,其中“模擬奪島”的多兵種立體化兩棲作戰(zhàn)訓練成為重點,其針對性和假想敵不言而喻。
推進與東盟、韓、印、澳等“亞太安全伙伴”的軍事合作。以南海問題為切入點,日本加快了介入南海問題的步伐,重點加強與東盟國家的訓演。日本擬向印度出口海上自衛(wèi)隊救援用水上飛機“US-2”,與韓國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日本還將非洲作為落實新安保法的第一批試驗田,并與歐洲主要大國展開相關磋商和協調。
日本對華安全政策的主旋律和基調,仍是視中國為最主要的威脅和對手,并采取一切措施加以防范和牽制。日本2016年版《防衛(wèi)白皮書》刻意強化對南海問題的炒作,指責中國的島礁建設對地區(qū)安全保障造成影響,并以實際舉措攪動南海局勢,試圖借用一切可借用的力量營造針對中國的南?!鞍鼑Α薄?/p>
日方的所作所為,根本目的是為大幅調整軍事安全政策、大力擴充軍備、甚至修改和平憲法制造借口,這種動向值得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與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