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要對方在場。對于講好一個故事,更高層次的要求是,自己在場的同時,還要讓對方在場。如果自己不能在場,那就盡量讓對方在場。更直白一點來說,對方在場就是講對方感興趣的或喜聞樂見的事情。
比如,2014年習主席結束對法國的訪問之前的一次講話,被外界評價為“引人注目”。習主席說:“拿破侖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fā)抖。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痹谶@里,習主席用了拿破侖關于中國是一只睡獅的典故,這就是在談論中國夢追求“和平的夢”的時候讓對方在場。接著,他用三個簡潔而鮮明的定語——“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說明中國不是世界的威脅,這樣的話語既富張力又具深意。
講好故事的最高境界,是自己和對方能同時在場。2015年,習主席在美國西雅圖發(fā)表演講時談及反腐工作,他明確強調,這其中沒有什么權力斗爭,中國反腐不是美劇《紙牌屋》式的權力之爭?!都埮莆荨穼τ诿绹藖碚f家喻戶曉,講的是一個政客進行權力運作、趕現任總統(tǒng)下臺的故事。這就是結合了美國人熟悉的元素、讓對方在場的講故事方法。所以,習主席演講中的這個亮點,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國際公司報道說是“不同尋常、幾乎聞所未聞”。用對方熟悉或喜愛的故事,不用做過多解釋,就能把道理說得簡潔、生動,還不失深刻。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西雅圖發(fā)表講話。習近平說,中國的反腐沒有權力斗爭,沒有紙牌屋。